社科新闻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社科新闻>>正文

“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在张掖市召开

发布日期:2017-01-17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近日,“一带一路”智库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在河西学院河西讲堂开幕。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伊犁师范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三家智库单位联合运作。

冯旭东副校长、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黄达远教授、李如东博士和西部边疆研究院马强教授参加此次智库会议。作为承办单位,河西学院周均发副校长、副校长孙福宝研究员、党委常委赵柱、王德及宣传部、人事处、政法学院负责人等参加工作会议。受伊犁师范学院校领导委托,政法学院院长刘国胜教授和中亚所闫敏老师参加会议。

河西学院副校长孙福宝研究员对于陕西师范大学长期支持河西学院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两校共建的“河西走廊智库”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核心区对接”的思想,并希望这次推进会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核心区对接”进入到更深层次,进一步联通伊犁(西天山段)。

冯旭东副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科研和智库建设情况,2016年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是重要的抓手之一。此次的协同创新工作会议体现了三家兄弟院校长期深厚的合作基础。三所院校均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同区段,师大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西安市、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张掖市、伊犁师范学院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桥头堡——伊宁市。这种区位刚好互补而能形成整体优势,既能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段,又能通过伊宁市而辐射至中亚。这次协同创新重点是强化与伊犁师范学院的合作,形成三方智库的协同创新,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伊犁师范学院刘国胜教授介绍了学校的特殊区位——距离边境线最近的本科院校,他回顾了冯旭东副校长作为中组部第七批援疆干部在伊犁师范学院任职期间,重点建设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这一智库平台,通过三年多的运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基础和科研孵化能力,希望能在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建设“一带一路伊犁智库”。

河西走廊智库秘书长、河西学院蔺海鲲教授总结了2016年的全年工作,特别是在两校的全力推动下,河西学院在新疆的实习支教工作,得到团中央、新疆区团委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并成功获批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两校共建河西走廊智库仅仅一年半时间,表明了两校之间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是深入的,具有典范意义。

黄达远教授发言中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已经形成两个省级平台,以此为依托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伊犁智库”建设。以西安、张掖、伊宁形成“一带一路”智库的发力点,以点串线、以线串面,逐步通过充实和扩大“点、线、面”为立体的网络,形成既接地气、又兼具整体感的智库研究模式,形成新型特色智库,完全值得尝试。

在学术发言环节,西部边疆研究院马强教授做了《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民族宗教问题》的报告,对于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民族分布特点及其对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阐释;中亚研究中心的李如东博士做了《苏联对中亚影响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指出苏联时期各项制度安排对于中亚社会形态影响巨大,不过,有些方面并没有触动中亚社会的制度与文化,如部落制度,而这些问题对于理解中亚意义重大。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上述学术报告的反响十分热烈。

最后,三家单位共同商定了2016年的智库协同创新工作时间表。

会议期间,河西学院党委书记黎志强教授陪同冯旭东副校长考察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图书馆和校史馆等单位,并进行了工作交流,河西学院周均发副校长还给黄达远教授颁发了“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