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成果
《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三个维度》


成果名称
《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三个维度》
成果类型 | 论文
发表时间 | 2019年1月
发表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门类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简介

阎树群
陕西礼泉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重点、一般项目4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著有《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研究》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论著曾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
从不同学科 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行深入 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和新的理论增长点,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 其 基本原理方面,而缺乏对 其 发展史和习近平原著的研究。从学科发展和中央要求看,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基本原理、思想史和原著等三个维度和学理的角度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这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 必由之路 ,也是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 实现政治性和学术性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
主要价值
其一,阐述基本原理、思想发展史和习近平原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领袖原著,三者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基本原理来自对原著的抽象概括,思想史是理论的纵向发展并通过各个时期的著作体现出来,它们共同构成对新思想深入研究的三个重要支点。贯穿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研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进程的主观反映,其原著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生动记录。
其二,阐明如何构建新思想科学体系的个人见解。
以十九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为蓝本,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八个明确”为主干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战略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立论依据,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依托,以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保证,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条件,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作为整个思想体系的总结,体现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掌握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而且要掌握贯穿于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升自身素养和推动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其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史作出探索性的梳理概括。 将其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成熟完善四个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芽于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期和河北正定县委工作时期;初步形成于习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以及党的十七大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一时段;基本形成于党的十八大以后到十九大之前,特别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提出“八个坚持”,包含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形成的一系列新认识,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成熟完善于党的十九大及其之后。十九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我们党在新时代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对其科学体系作出权威概括和系统阐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熟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并不意味着真理的终结,而是为中国共产党认识真理开辟了新的道路。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就贯彻十九大精神、打好“三大攻坚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方面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四,对习近平公开出版的著作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 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目前习近平著述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不同卷次前后相继、一脉相承,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承载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新时代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可以看作是习近平的学术著作。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也是农村市场化问题。可见,习近平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同时,还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三农”领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
方法创新
其一,史论结合。 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全面深入研究,从主客体的结合上着力发掘其得以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系统梳理其形成发展的思想历程,在坚持论从史出中赋予理论以厚重的历史感,同时预测理论发展的未来走向。
其二,文献研究。 论文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同研究习近平的著作结合起来,同研究党的其他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努力体现党中央关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三,实事求是。 论文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重要论述以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科学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理论贡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提供学理支撑,不断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社会反响
依托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论文系本人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成果获奖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成果采纳
文章主要观点被政府部门采纳
以论文主要观点为基础撰写的《当前宣传新思想应当注意的几个动向》一文,被省委宣传部采纳。
成果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入选201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最受欢迎文章”。



入选201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最受欢迎文章”之一


引用下载
被知网下载2100多次、期刊引用19次。


撰稿: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张闻箫
审核:史红庆